發布時間:2020-05-13 作者:管理員 來源: 閱讀:19
正在北京展覽館舉行的“砥礪奮進的五年”大型成就展,從政治、經濟、文化,到社會、生態文明、外交等領域,用十個展區和特色體驗展區全面宣傳展示了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事業發生的歷史性變革,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的群眾前往參觀。
展覽中有很多關于人民日報社的內容。砥礪奮進的五年中,始終有人民日報的身影。
今天,學習小組推薦微信號“金臺新聲”的整理。
人民日報:記錄時代
人民日報作為黨中央機關報,始終堅持與黨和國家的發展同心同德、同向同步,忠實履行黨的新聞輿論工作職責和使命,努力當好新聞戰線的排頭兵,當好推進媒體融合發展的排頭兵,當好改進文風的排頭兵,努力建設讓黨放心、讓人民滿意的新型主流媒體,為鞏固壯大主流思想輿論發揮“中流砥柱”“定海神針”重要作用。
習近平總書記等中央領導同志來到人民日報展位前聽取媒體融合發展的情況介紹
人民日報是了解黨和國家大政方針的重要窗口和權威渠道。黨的十八大以來,人民日報以重要版面、顯著位置刊發重點稿件,深度讀解黨和國家建設的輝煌成就。在“砥礪奮進的五年”大型成就展中,人民日報要聞一版等多個版面的多篇文章成為重要展陳,記錄時代強音,見證改革足跡。
黨的十八大閉幕后,習近平總書記發表的第一篇署名文章《認真學習黨章 嚴格遵守黨章》。人民日報一版以通八欄規格于2012年11月20日頭條刊發,及時傳達總書記對全黨發出的號召和重要要求。
2015年7月,中辦印發《推進領導干部能上能下若干規定(試行)》,優化選人用人環境,一版7月29日以頭條位置刊發,彰顯黨中央全面從嚴治黨、從嚴管理干部的決心。
2016年9月,《胡錦濤文選》正式出版發行,這是黨和國家政治生活中的大事。9月30日,要聞一版以通八欄的規格刊發《中共中央舉行學習<胡錦濤文選>報告會——習近平發表重要講話》。
2016年12月9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我國歷史上的法治和德治進行第三十七次集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學習并發表重要講話。12月11日,人民日報頭版頭條刊發相關報道,記錄建設法治中國、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探索足跡。
2017年1月11日,一版頭條刊發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召開會議聽取全國人大常委會等機構工作匯報稿件,體現了堅持黨的領導首先是堅持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的歷史定位。
在做好迎接十九大、宣傳十九大的主線工作中,人民日報將始終從大局出發,嚴守規矩、嚴防差錯,確保十九大期間輿論宣傳工作穩定開展,力求出新出彩。
黨報評論:一錘定音
任仲平,“人民日報重要評論”的諧音,是獨具特色的大型政論品牌。
任仲平以大國大視野、大黨大胸懷、大報大責任為價值追求,緊緊圍繞事關黨和國家進步發展的重大題材,把握時代脈搏,關注人民利益,發出“中國聲音”。1993年亮相至今,刊發99篇, 17次獲得中國新聞獎。
近年來,任仲平寫作中,提出“尋找最大公約數”、“全球意識、問題意識、分寸意識”等理念,成為人民日報評論的創新高地,讓這一品牌成為中國新聞界的一棵常青樹。
2015年2月25日,一版頭條刊發《引領民族復興的戰略布局—— 一論協調推進“四個全面”》評論員文章。
這組評論“一總四分”,既對“四個全面”戰略布局進行了總體性解讀,又對每個“全面”進行了系統性總結,梳理、解讀、分析了這一體大思精的認識論、方法論,將對“四個全面”的認識推到了一個新的高度。這是國內第一次系統、全面地闡釋“四個全面”,引來海內外極大關注。
2016年10月27日,十八屆六中全會閉幕。人民日報次日發表社論,并接續發表五篇評論員文章,對全會精神進行了全方位、深層次闡釋。其中尤為引人關注的,是社論《堅定不移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和評論員文章《增強“四個意識” 維護黨中央權威》。
這兩篇文章闡釋了全會提出的“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明確指出“習近平總書記在新的偉大斗爭實踐中已經成為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為全黨統一意志、統一行動標定刻度。
在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文章中,精妙的用典信手拈來,生動的故事俯拾即是,深刻的思想與鮮活的表達相得益彰,讓這些講話、文章充滿魅力、引人入勝。
為了讓讀者更好地理解這些用典、故事所蘊含的治理之道、文化精髓,在楊振武社長主持下,盧新寧副總編輯帶領評論部的精兵強將,編輯了《習近平用典》、《習近平講故事》兩本書。這兩本書讓人們從習近平總書記所用典故、所講故事中,感受博大的“中國智慧”,體悟鮮活的“中國道路”,是學習領會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的生動教材。
目前,兩本書發行量均已超過160萬冊。
2016年,臺灣政黨輪替,臺海局勢波詭云譎。5.20臺灣地區領導人就職之前,人民日報發表評論員文章《不承認“九二共識”就是破壞兩岸關系共同政治基礎》,代表大陸方面權威發聲,重申了大陸方面的原則和底線。
之后,人民日報又及時刊發中臺辦、國臺辦負責人就當前兩岸關系發表的談話,并再次刊發評論員文章《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政治基礎必須維護》,指出在涉及兩岸關系根本性質的原則問題上,我們的底線是清晰的,立場是堅定的,沒有任何模糊和妥協的空間。只有確認體現一個中國原則的政治基礎,兩岸關系制度化交往才能得以延續,兩岸關系和平發展成果才不會得而復失。
黨報理論:引領思想
黨的十八大以來,人民日報理論版高舉旗幟,引導廣大干部群眾全面系統深入地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圍繞中心,引導干部群眾自覺貫徹“五位一體”總布局、“四個全面”總方略和落實新發展理念;服務大局,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提供思想保證和精神動力;下好先手棋、把好時度效,堅持引領與亮劍“兩手抓”;堅持改革創新,當好改進文風“排頭兵”。五年來,人民日報共編輯出版近1100塊理論版,不斷加強思想理論引領,牢牢堅守理論宣傳陣地。
媒體融合:綻放活力
18:01:35
人民日報社堅決落實中央有關部署,瞄準“融為一體、合而為一”的目標,抓住體制機制改革的重點,把握移動優先原則,堅持創新驅動、內容為王,努力向深度融合、全面轉型、一體化發展的方向加速推進。
今天的人民日報已由一份報紙,轉變為全媒體形態的“人民媒體方陣”, 擁有報紙、雜志、網站、電視、廣播、電子屏、手機報、微博、微信、客戶端等多種載體,形成了覆蓋桌面互聯網、移動互聯網、社交媒體、電子屏等各類終端的現代傳播體系。目前,人民日報社共擁有近30種社屬報刊、40家網站、70個微博機構賬號、116個微信公眾賬號及22個手機客戶端,覆蓋總用戶超過6.35億人,在中國乃至世界媒體中都處于領先地位。
人民日報“中央廚房”
人民日報“中央廚房”展位由三部分組成,拼接屏幕墻、取像屏及照相機、觸控屏幕桌。
拼接屏幕墻用于集中展示,聚焦觀眾注意力,著重介紹人民日報“中央廚房”亮點內容;取像屏及照相機用于對來訪觀眾取像,進行簽到及合成人民日報“號外”圖像;觸控屏用于和屏幕墻進行互動,通過探索互動的方式,了解人民日報“中央廚房”。
觀眾排隊定制人民日報“號外”
觀眾可在取像屏前自助拍照,拍照成功后,屏幕將顯示一張由人像、“砥礪奮進的五年”主題內容、人民日報“號外”主題等元素合成的“號外”圖片;同時海報上顯示拍照者是“砥礪奮進的五年”大型成就展第XXX位參觀點贊者。觀眾用手機掃描二維碼便可將“號外”圖片下載到手機,并分享到任意社交媒體。
據現場工作人員介紹,每天都有上萬名參觀者在這里留影,為“砥礪奮進的五年”成就點贊。
“中央廚房”地圖+游覽視角3D動態展示
這一場景主要用于展示“中央廚房”大廳——報社媒體融合指揮中心。通過觀眾自主操作地圖“令牌”游覽的方式,展示“中央廚房”的各種先進理念。具體來說,觀眾使用“令牌”,在觸控桌顯示的大廳平面圖上隨意移動,系統追蹤“令牌”移動軌跡,將觀眾實地游覽視角的大廳3D空間動態顯示在主屏幕墻上,營造實景空間感。“令牌”行進到不同區域,觀眾可在特殊位置觸發若干“機關”,主屏幕墻相應顯示各空間功能、人員部署情況及業務職責等,著重體現“中央廚房”大廳和全新業務機制、組織架構關聯的緊密性。觀賞效果流暢直觀,科技未來感強,互動性強,使人眼前一亮。
人民數字電子顯示屏
人民日報數字屏媒在展館精彩亮相
人民日報專門為此次展覽量身打造了系列專題,將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制作專題,按“學習心得、新聞觸讀、四個全面、砥礪奮進”4大主題分享給參觀展覽的干部群眾。專題內容應用創新互動技術,突出人民日報內容優勢,呼應展會主題,展現了人民日報數字屏媒這5年在“媒體融合發展”的戰略布局下朝著奮斗目標意氣風發、砥礪前行的良好風貌。
風云激蕩一紙書,
人民日報的版面、文章、新媒體,
見證著黨和國家事業的歷史性變革!
六十九年寫華章,
人民日報的新聞宣傳和內部建設,
與國家一起奮進、與時代一起向前!
面向未來,讓我們一起砥礪前行!